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27年探索路:告别住房“造不起、买不起”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27年探索路:告别住房“造不起、买不起”)
data-width="400"data-height="263"preview-src="">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22日报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住房问题严重困扰上海,人均建筑面积仅六平方米,住房矛盾尖锐。转变在1991年出现,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打破了长期以来住房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格局,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住房筹资机制,使得一大批职工和居民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这项历史性重大创举和制度创新,很快在全国得到普遍推广和广泛复制,对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之前,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上海城市住房严重短缺、建设资金匮乏、供需失衡的局面。当时,人均居住面积仅有六平方米,住房问题被称为“天字第一号”难题。
现年93岁高龄的叶伯初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的负责人,叶老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些为建立公积金制度而奔波的日子:1990年3月,为探索缓解住房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上海市政府决定抽调有关方面同志组成市住房问题研究小组,研究制定上海住房制度改革方案。1990年5至6月,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市长的朱镕基同志在多次听取研究小组制订房改方案情况的汇报后,亲自率团赴香港、新加坡等地学习推行公积金、解决住房问题的经验。1991年2月,上海正式出台以“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拉开了房改的序幕。其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成为整个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自1991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以服务住房制度改革为设立初衷,以服务和保障民生为宗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据统计,截至1996年12月,全市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达到441万人,发售住宅建设债券6.67亿元,为扩大住宅建设规模和改善本市职工的居住条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探索和实践为全国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发布实施,明确提出“全国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1999年国务院颁布《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年予以修改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全国普遍建立。
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9月末,上海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8749亿元,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5271亿元,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7560亿,发放户数251万户。
在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中,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作用,为城市住房建设开辟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有效提高了职工住房支付能力,破解了住房“造不起”、“买不起”困境,使得一大批市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迅速明显的提高。
金雅明就是一名公积金政策实惠的亲历者。“1982年,我25岁结婚时,国家分房,住在浙江路上,面积才21平方米,厨卫公用。”35岁时,金雅明买了建设债券,搬进了江浦路67平方米的房子。“2009年,我把江浦路的房子卖了,又在江宁路给儿子买了一套二手房,当时总价215万,我公积金贷款了60万。”二十多年来,随着公积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金雅明的家庭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提高。
原来在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前,职工的工资收入中没有住房含量。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打破了长期以来住房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统揽的格局,通过国家支持一部分、单位补贴一部分、个人合理负担一部分,形成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位一体共同分担的住房货币化分配和住房筹资新机制。
从1994年起,上海公有住房出售全面推行。在当时市民家庭普遍现金资产积累不多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成为大多数职工家庭购买公有住房的主要资金来源。1998年后,住房公积金转为支持职工购房。大数据统计显示,在住房公积金提取金额中,住房消费提取比例持续不断上升,近年来已经超过80%,对提高职工和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效地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也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住房融资信贷渠道。上海于1992年5月发放了第一笔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开创了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和政策性住房贷款的先河。截至2017年底,累计发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7059.11亿元,支持购房建筑面积约2.16亿平方米,共243万户家庭。
公积金制度建立至今已有27年,上海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运作体系和模式。
住房公积金制度从最初的支持单位建房解困发展为全面支持职工住房消费,从单一支持职工购房发展为支持包括购房、租房在内的各类住房消费。缴存主体从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体逐步扩大至自由职业、灵活就业人员、非全日制就业人群。增值收益的使用从最初的作为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发展为投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种种探索和转变,使上海的公积金制度拓展出新功能,更好地满足公积金缴存者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多年来,上海住房公积金管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至今已拥有各类公积金业务办理和服务网点上千个,形成“网点就在身边”的服务格局。上海还率先开通了服务热线、短信服务平台,革命性再造业务流程,大力推进网上业务办理,让更多缴存单位通过互联网便捷缴存公积金。通过开通网上虚拟柜面,单位和职工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账户查询、贷款资格预审等业务,服务便捷度大幅提升,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失业没钱交社保,停缴怎么样?不好,停缴这些资格将清零,亏大了
- 上海社保异地就医回上海怎么报销
- 上海已经开始,拭目以待北京
- 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保补贴,这点很关键!
- 拍上海牌照需要交三年社保,你知道吗?
- 株洲市第二批人才购房补贴审核通过名单出来了
- 上海集体户口,上海工作三年后来换工作来北京,社保转移要什么材料
- 上海首次试点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更进一步
- 上海自己交社保怎么交多少钱一个月(上海自己交社保怎么交)
- 如何快速落户上海?2022年上海落户方式!落户上海社保个税新规定!
- 上海人上海户口,在上海买车上苏州牌照可以吗?需要些什么证件,用苏州当地人上苏牌在过户给上海人可以吗
- 本人上海人刚从上海外企离职,将去一南京私企工作,请问社保公积金等交在南京还是挂靠一上海单位交划算?
热门文章
- 个人缴纳社保流程
- 深圳辞职后社保怎么处理?
- 深圳社保系统如何操作,HR小白教程来了
- 有被爱立信录取自考本科毕业有学位证的吗
- 深圳核准制入户申请流程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公告
- 深圳自考大专可以申请深户吗
- 深圳创业大学生补贴申请?深圳市创业企业社保补贴?
- 自考本科学历到底有没有用?
- 深圳怎么办理居住证优质
- 深圳社保2018年8月最低缴费标准(一档最低已提高到914元)!
- 山东10月起将取消暂住证实行居住证制度
最新文档
-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落实人才和进城农民购房补贴政策的通知
- 2019上海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及申请贷款补贴条件
- 外地人在上海缴纳社保,能享受上海的养老待遇吗?
- 拥有上海户口后怎么办变更社保
- 2021年上海落户社保基数要求,上海户口申请条件新规定!
- 多地住房公积金政策收紧 异地购房提取难度加大
- 上海落户一社保基数要不要提前准备?
- 上海就业补贴领取流程
- 2022农村户口生育补贴政策,2022农村户口生育补贴多少钱?
- 注意:上海社保断交有什么影响?可以补缴吗?
- 2022上海落户新政策解读!社保基数保持不变!
- 上海户口去外地新单位工作,在上海交的社保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