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政策】好消息!深圳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啦!涨多少?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 落户咨询
(【知政策】好消息!深圳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啦!涨多少?)
问
新闻上说今年的待遇调整水平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为什么我的没达到4.5%?
答
您通过新闻等途径了解到的信息主要是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20号)第二条规定,即“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深圳市按照国家要求落实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文件中的4.5%指的是基本养老金调整的平均水平,并不是对每个人按4.5%的比例直接调整。基本养老金的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调整“三结合”的办法。因此每个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水平,由于各自基本养老金水平、缴费年限和年龄不同等原因,实际的调整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即有的退休人员的调整水平会高于4.5%,有的退休人员会低于4.5%。
问
我按调整政策计算的调整额与实际到账的不一致,什么原因?
答
可能是因为您在计算挂钩调整时将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的总数作为调整前的基数直接乘以1.8%,这样一般会多算。退休人员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和“地方补充养老金”以及不参与调整待遇的高工倾斜调整等待遇,与本人养老金挂钩调整的基数是“基本养老金”,若您的养老金除了基本养老金,还包括地方补充养老金等项目,需要将地方补充养老金等不参与计算的待遇项目减去。
举个例子:
退休人员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假设是5000元,其参与调整的基本养老金是4000元,按5000乘以1.8%的话,算出来是90元,按4000乘以1.8%计算,算出的金额是72元,90减去72等于18元,这样您就会觉得少算了18元,实际上,72元才是准确的。
“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官网
个人网页查询
企业退休人员可登录“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官网
(
→个人网上服务系统,登录后选择“查询服务”→“表单下载”→“打印待遇调整明细”,即可查看今年调整明细。
这是深圳市连续第17年
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就问你涨了多少钱?
反手一个转发,速度转爸妈!
来源:深圳社保
编辑:郑思敏
校对:郭筱彤、孙珊珊、曾金云
审核:强伟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最新!2018年深圳社保缴费比例来了!该交多少钱终于懂了!
- 申请深圳公租房/安居房,共同申请人也需要满足社保条件吗?
- 深圳社保一般怎么交
- 非深户生育险报销比例
- 深圳失业金每月领多少?每个人都一样吗
- 非深户个人怎么通过不同公司缴纳社保
- 深圳2022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及基数
- 深圳宝妈看过来,深圳少儿医保最全信息
- 深圳新生儿社保卡办理的方法,给有需要的人看一下!
- 深圳楼市重磅!住建局出手,允许现场开盘、加快网签、放松房企资金管控、断缴社保也可购房…7大要点看过来
- 2022深圳医保调档启动时间
- 2013年深圳社保缴费比例及基数调整
热门文章
- 参保人数近1400万 浙江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缘何受热捧
- 农村户口要不要转深户本科入户龙华区
- 深圳集体户怎么转个人户口办法,别再浪费时间了!
- 非深户深圳社保看下:非深户深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怎么办理?
- 深圳个人社保缴费流程
- 非深户社保一档可以绑定子女吗
- 深圳医疗保险二档升一档多久生效,不看亏大了!深圳最新医保一二三档待遇对照表出炉
- 深圳户口迁移后多久可以落户人才引进落户后多久能拿证
- 深圳社保个人怎么交费深圳个人社保可以断交吗
- 离职无须迁集体户口 新生儿也能落集体户口
- 非深户的女性40岁在深圳参保,到了退休年龄能否在深圳领取退休金
- 又一家世界500强全资子公司落户龙岗
最新文档
- 非深户买社保买几档最值?分析不同档位的性价比!
- 非深户必看,在深圳退休能领取养老金吗?
- 深圳社保断交一年销户
- 深户个人交社保流程小小的指点让您受用
- 非深户退休交社保怎么办理流程
- 深户社保个人怎么交
- 非深户在深购房条件需缴纳社保满一年
- 2022深圳养老金每月基本领多少
- 非深户深圳社保个人怎么办理,非深户个人社保怎么交
- 我是非深户在深圳交了社保20年了、医保、住房公积金都有请问能申请安居房吗
- 辞职后社保断交怎么处理?
- 非深户第一档生育保险报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