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深圳市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方式有什么?附津贴发放时间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 落户咨询
(2021年深圳市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方式有什么?附津贴发放时间)
高龄老人津贴也叫高龄津贴,是一种兼有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深圳市年满70周岁及以上的本市户籍老年人即可申领该项津贴。那2021年深圳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方式有什么?何时能拿到津贴?
一、2021年深圳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方式
根据《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深民规〔2020〕3号),2021年深圳市深圳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方式如下:
1、民政部门通过颐年卡采集形成老年人电子档案,在户籍老年人年满70周岁前2个月,通过市政务短信平台推送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提示短信。老年人短信回复“同意”,视为提出申请;否则视为未提出申请。
2、符合条件的户籍老年人也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智慧养老平台、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等进行线上申请。
3、老年人亲属朋友可以协助办理高龄老人津贴申请,社区工作人员应当为有需要的老年人申请高龄老人津贴提供现场协助和指导。
注意:高龄老人津贴以老年人户籍、年龄等信息作为发放依据,依申请、经审核确认后发放。符合条件的户籍老年人申请时应当提供智慧养老颐年卡(以下简称颐年卡)金融账户。未办卡申请人可以向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机构、银行等单位申请办卡服务。
二、2021年深圳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时间
根据上述《通知》文件的要求,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实行属地化管理,根据发放标准按月发放,自审核通过当月起享受待遇。社区工作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明细表提交街道办事处审核确认。街道办事处于每月15日前完成高龄老人津贴审核确认,于每月20日前发放高龄老人津贴至颐年卡金融账户,并在发放清单明细中统一备注“深圳市某年某月高龄老人津贴”。
三、2021年深圳高龄老人津贴停止发放的条件
1、享受高龄老人津贴的老年人户籍迁出深圳市的,从户籍迁出次月起停止发放高龄老人津贴。老年人户籍迁出后再次迁入深圳市的,可以按照程序重新申请高龄老人津贴。享受高龄老人津贴的老年人户籍在本市内跨区迁移的,不需要重新提出申请。迁出区于迁出次月起停止发放,迁入区自落户次月起发放。
2、未按照规定参加资格认证的,高龄老人津贴从次月起停止发放。重新认证资格后,津贴自审核通过当月起继续享受,停发期间的津贴从停止发放的当月起予以补发。
3、高龄老人津贴于老年人死亡的次月起停止发放。
以上就是农交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深圳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方式、津贴发放时间以及津贴停止发放的条件”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过社保,现在如何将社保改为按深户交。如何更改,去哪里更改,请高人指点。
- 生育保险非深户
- 深圳交了15年社保,但不是深圳户籍,可以在深圳领养老金吗?
- 27岁小伙已满15年社保,能不交社保了吗?
- 离深销户怎么提取提取公积金
- 非深户深圳公积金怎么提取全部出来
- 深户怎么自己补交社保吗
- 新生儿还没医保卡?新生儿医保卡怎么办理流程给大家奉上
- 深圳市车牌摇号社保刚满两年可以参加吗
- 毕业2年内可以申请一项补贴!深圳基层就业补贴,补贴到账3000元
- 十年房产十年社保有希望入深户吗
- 深圳市生育津贴怎么领,谁能领?
热门文章
- 深圳2019入户条件详解
- 育捷教育:2022年,深圳集体户口算深户吗 深圳人才专户和集体户区别的好处
- 深圳居住证办理里的照片图象号是什么意思
- 深圳综合医疗保险介绍
- 中国最受人才喜爱的城市,人均年薪20万,人才流入超越深圳
- 深圳大专证办理居住证的具体步骤
- 深圳社保代缴「非深户深圳社保代缴」
- 刚从银行办卡回来,深圳人还没办二代金融社保卡的要抓紧了!
- 深圳落户集体户需要注意的问题
- 孩子读书,准备落户大亚湾
- 深圳市宝安区人才引进业务申报系统及流程
- 灵活就业群体自缴社保困境:收入有限,钱该花在哪?
最新文档
- 非深户买社保买几档最值?分析不同档位的性价比!
- 非深户必看,在深圳退休能领取养老金吗?
- 深圳社保断交一年销户
- 深户个人交社保流程小小的指点让您受用
- 非深户退休交社保怎么办理流程
- 深户社保个人怎么交
- 非深户在深购房条件需缴纳社保满一年
- 2022深圳养老金每月基本领多少
- 非深户深圳社保个人怎么办理,非深户个人社保怎么交
- 我是非深户在深圳交了社保20年了、医保、住房公积金都有请问能申请安居房吗
- 辞职后社保断交怎么处理?
- 非深户第一档生育保险报销范围